關注生豬行情的大家,估計不難發現,進入三月份,豬價走勢明顯分化,3月前,由于豬價過度下跌觸發一級預警,在官方收儲利好支撐以及屠企、二次育肥抄底,疊加,養殖端惜售扛價的多方支撐下,豬價逆勢走高,生豬均價也從春節后13.87元/公斤的低谷,最高漲至15.95元/公斤,豬價距離16元/公斤僅差一步,階段性豬價觸底大漲了15%!
此番豬價逆勢上漲,而國內飼料原材料價格卻震蕩走低,近期,國內部分油廠43%蛋白豆粕價格跌至4100元/噸左右,現貨玉米價格也回落至1.4~1.44元/斤左右,國內豬糧比值逐步回升,扭虧、“破8”在即,但是,豬價高點卻定格在了15.95元/公斤左右,進入三月份,豬價頻頻“跳水”,生豬均價的重心也逐步回落,據數據顯示,目前,國內生豬出欄均價跌至15.27元/公斤,豬價距離8元/斤漸行漸遠,而養殖端扭虧預期再次夢碎,目前,國內自繁自養生豬育肥頭均虧損在70.59元左右,而外購仔豬育肥虧損在127.25元左右!
養殖戶期盼3月豬價更上一層樓的愿景破滅,行情屢次下行,那么,市場發生了啥?豬價下跌背后的元兇是啥?
據業內人士分析,2月份,豬價大幅上漲,關鍵是情緒的波動,并非市場消費支撐好轉,畢竟,春節后消費處于年內的低谷,對于豬價僅有掣肘的表現,難有提振的預期!而豬價逆勢上漲,關鍵是養殖戶大豬出欄告一段落,生豬存欄均重偏低,出欄節奏逐步靈活,疊加,養殖端連續虧損,市場盼漲的情緒高漲,生豬出欄逐步縮量。而受收儲利好情緒支撐,屠宰場加快了凍品入庫的節奏,二次育肥也集中入場,生豬供強需弱的格局逆轉,這支撐了豬價的走高!
但是,隨著生豬價格瀕臨8元/斤,市場情緒再次變化,一方面,二次育肥8元/斤補欄中低標豬,后期出欄的風險大幅提升,二育謹慎情緒轉濃,而屠宰場高價入庫節奏放緩,疊加,消費市場處于季節性淡季,因此,需求跟進不暢,豬價下行情緒陡增;另一方面,由于散戶豬場出欄壓力偏弱,挺價情緒依然存在,市場認虧出欄缺乏支撐!因此,多空交織下,豬價下行以偏緩為主!
短期內,決定豬價能否“破8”,養殖戶能否扭虧為盈的關鍵仍要看“消費”的臉色!
由于國內生豬出欄進入產能兌現的周期,生豬供應相對寬松,一方面,2022年4月份,母豬存欄觸底4177萬頭,而5月份,母豬存欄回升至4192萬頭,環比增長0.4%,6月份母豬存欄4277萬頭,環比增長2.2%,按照母豬存欄影響10個月后生豬出欄的規模,尤其是,隨著母豬存欄逐步優化,二元母豬占比大幅提升,2023年3月份,月度生豬出欄環比小幅回升,4月份,生豬供應或將大幅提振,因此,生豬供應寬松的基本面確立;
另一方面,3~4月份,國內消費市場仍處于淡季,雖然,春節后消費需求逐步修復,但是,隨著天氣轉熱,居民需求情緒降低,消費跟進相對低迷!
因此,在無其他利好因素下,在生豬市場供需基本面上,階段性市場消費增速不及生豬出欄的增量,而受前期二次育肥集中補欄中低標豬,這進一步加劇了3月底~5月份,大豬額外出欄的規模,而目前,國內凍品庫容率逐步增加,部分屠企很難進一步補庫凍品,因此,市場多空因素下,豬價進入磨底的階段,4月份中下旬前,豬價仍有進一步下挫的風險!
但是,進入4月中下旬后,隨著五一長假臨近,養殖端逐步進入壓欄看漲的區間,在節日氣氛烘托下,豬價或將進入趨勢偏強的階段,生豬虧損壓力逐步減弱,進入6~7月份,生豬市場或將逐步“扭虧為盈”!